发布时间:2025.08.03
源地址:https://www.wsj.com/business/media/disney-ai-hollywood-movies-5982a925
对于这家电影公司来说,形势尤为严峻——他们既要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又要保护旗下著名角色免受其影响。
当迪士尼开始制作其热门动画《海洋奇缘》的真人版时,管理层开始考虑是否应该复制主演道恩·强森。
这位演员在电影中重演了他饰演的角色毛伊——一个胸膛宽阔的半神,但在拍摄的某些日子,迪士尼制定了一个计划,根本不需要约翰逊亲自到场。
根据他们设计的计划,约翰逊身材同样健硕的表兄弟塔诺艾·里德——身高 6 英尺 3 英寸,体重 250 磅——将作为替身出现在少数镜头中。迪士尼将与人工智能公司 Metaphysic 合作,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将约翰逊的面部影像叠加在里德的表演画面上,打造一个“数字替身”,从而实现约翰逊同时出现在两个场景中的效果。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表明,好莱坞备受关注且令人担忧的人工智能革命,不会是一场一夜之间的机器人接管。
约翰逊批准了该计划,但由于涉及一项新技术,迪士尼的律师们不得不反复商讨其具体应用方式、数据保护的安全措施以及其他诸多问题。参与谈判的人士表示,他们还担心如果影片部分内容由 AI 生成,制片方最终可能无法对所有元素主张所有权。
迪士尼与 Metaphysic 经过 18 个月断断续续的谈判,商讨合同条款。
道恩·强森在舞台上跳舞,随后介绍了《海洋奇缘 2》的一段片段。照片来源:Chris Pizzello/AP
一个深度伪造的道恩·强森只是正在冲击好莱坞的更广泛技术地震的一部分。制片厂正忙于同时弄清楚如何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以及如何防范其带来的风险。尽管高管们预见到这项技术未来能为电影预算节省数千万美元,但他们目前正面临法律不确定性、粉丝反感以及对采用这类工具的谨慎态度,而硅谷部分人士则视这些工具为下一个世纪的替代品。
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在对会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如何使用这项技术。制片厂高层因担心激怒娱乐行业工会,在另一轮合同谈判即将来临之际,纷纷停止了相关的试验工作。而在这场博弈中,没有哪家制片厂比迪士尼更有得失——这家拥有唐老鸭、贝儿、巴斯光年和史迪奇等众多经典角色的公司,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打造了全球最有价值且受保护的创意作品。
多位现任及前任员工和合作伙伴的采访显示,这家娱乐巨头正处于人工智能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与如何合理利用该技术的忧虑之间的拉扯中。公司的进展有时因官僚主义和对其与粉丝之间社会契约的深刻担忧而放缓,更不用说与代表演员、编剧及其他创意合作伙伴的工会所签订的法律合同。
该公司早期的举措包括讨论在其 Disney+ 流媒体服务中添加功能,使订阅用户能够制作迪士尼节目的剪辑,以及允许玩家在《堡垒之夜》中与 AI 生成的达斯·维达互动。去年,迪士尼以 15 亿美元入股《堡垒之夜》开发商 Epic Games。其在电影领域尝试运用 AI 的一些努力则未见成效。
与此同时,迪士尼的法律团队对工作室的角色保护极为严密,对内部或第三方可能损害其品牌的任何举动保持高度警惕,这也促使公司在六月起诉了一家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迪士尼员工若想将公司信息输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以开展业务,必须先获得人工智能委员会的批准。(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过去几个月里,公司已将审批响应时间缩短至 48 小时。)
对于迪士尼来说,保护其角色和故事的同时拥抱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至关重要。公司法务主管霍拉西奥·古铁雷斯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们已经走过了 100 年,未来也打算继续走下去。人工智能将带来变革,但不应成为无法无天的存在。”
这是首席执行官鲍勃·艾格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一。艾格执掌公司近 20 年,预计将在 2026 年初宣布继任者。在影院观影人数下降和用户取消有线电视订阅的情况下,他正承受着巨大的降本压力。近期,他还不得不应对外界对公司创意乏力、过度依赖旧有 IP 的批评。
迪士尼首席执行官鲍勃·伊格 7 月照片。图片来源:布伦丹·麦克德米德/路透社
迪士尼取消在电影《创:阿瑞斯》中使用人工智能的计划,主要原因之一是担心负面宣传。《创:阿瑞斯》定于十月上映,讲述了一名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士兵进入现实世界的故事。
由于电影主题涉及人工智能,知情人士透露,制片高层提出在续集——这部 1980 年代热门电影《创:战纪》中,实际将人工智能融入其中一个角色,作为一种引人注目的营销策略。编剧会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程序提供有关动画角色的背景信息——该角色是杰夫·布里吉斯主演的主角的助手,名为 Bit。随后,在拍摄过程中,配音演员为该人工智能程序配音,程序则以 Bit 的身份回答提问。
但由于与代表编剧和演员的工会正在同时就合同进行谈判,迪士尼否决了这一想法,内部高管被告知公司无法冒险承担负面宣传的风险。
守护王国
艾格和古铁雷斯近几个月曾与白宫官员会面,讨论了对人工智能模型可能侵犯公司知识产权以及不当使用工作室角色的担忧,据知情人士透露。
迪士尼面临着 OpenAI 和谷歌等公司的竞争,这些公司认为,在训练其模型时获取受版权保护的材料对于在与中国的人工智能竞赛中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而这也涉及国家安全问题。
今年六月,迪士尼和康卡斯特旗下的环球影业采取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措施,起诉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 Midjourney,指控其涉嫌复制了他们的版权作品。
“Midjourney 是典型的版权搭便车者和无底的抄袭深渊,”这些公司在六月提交的诉状中表示。Midjourney 尚未对此诉讼作出回应。
这起诉讼被迪士尼的竞争对手视为迄今为止在人工智能相关法律框架建立方面最有力的尝试。一些曾与迪士尼在角色使用问题上针锋相对的前员工和商业伙伴戏称该公司为“加州最大的律师事务所”。
迪士尼表示,公司正在平衡高管们希望快速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的愿望与保护旗下角色形象的需求。古铁雷斯表示:“我们的职责是让创作者能够使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工具,同时不损害公司的长期利益。”
人工智能成为一家娱乐公司新的竞争战场,该公司过去十年一直在应对来自硅谷的竞争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苹果和亚马逊的流媒体对手,以及观众对谷歌 YouTube 的关注吸引力。
谷歌、OpenAI 等公司现已提供视频、照片和音频编辑工具,使用户能够自主创作,随意操控角色和图像。长期担任高管的人士表示,这对像迪士尼这样严格控制知识产权的公司来说是一个难题。在针对 Midjourney 提起的诉讼中,迪士尼和环球影业提交了部分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这些图像涉及他们最受欢迎的角色,包括小黄人和达斯·维达。
高管们深知人工智能发展之迅猛。
今年早些时候,在迪士尼于奥兰多举办的年度管理层闭门会议上,迪士尼卢卡斯影业的高级副总裁罗布·布雷多展示了一场演讲,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快速进展,其中一些工具能够生成图像和场景,乍一看与专业制作无异。
布雷多展示了一些艺术家创作的短片,内容描绘了一台机器人降落在一颗行星上以及它所见到的生物。布雷多解释说,这位艺术家最初在秋季制作了这些短片,几个月后又重新制作了一遍,他对视频质量的飞跃感到惊叹,据参加会议的一位人士透露。
史诗般的紧张局势
历史上,迪士尼一直不愿意让旗下角色在其生产的消费品上混合出现,更不用说以人工智能工具所鼓励的方式进行自由组合。当灰姑娘和睡美人等公主出现在同一款产品上,比如午餐盒或海报时,设计师必须确保她们的目光朝向不同方向,以使这些角色看起来都生活在各自独立的“宇宙”中。
这家公司花了多年时间,才允许迪士尼来自不同宇宙的角色——比如《星球大战》中的 C-3PO 和《小美人鱼》中的爱丽儿——在电子游戏中互动。
迪士尼对其角色和故事控制权的担忧,在其与《堡垒之夜》开发商 Epic Games 最近的合作中引发了讨论。Epic Games 拥有数千万的月活跃用户。迪士尼认为,游戏是培养未来粉丝群体的重要途径。
《堡垒之夜》将多个品牌融合进一个叙事宇宙,在这里蝙蝠侠可以与劳拉·克劳馥和弗兰肯斯坦的新娘共存。知情人士透露,迪士尼正在筹划一个名为“斗牛犬”的内部项目,这个世界将与《堡垒之夜》相连,玩家可以与包括漫威超级英雄和《阿凡达》生物在内的角色互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 Epic 高管抱怨迪士尼的决策流程过于缓慢,因为需要多个不同部门的审批。一次让玩家与 AI 生成的达斯·维达互动的实验也充满挑战。AI 机器人刚上线几分钟,玩家们就找到了让它用詹姆斯·厄尔·琼斯标志性的低沉嗓音说脏话的方法。Epic 在 30 分钟内修复了这一漏洞。据 Epic 称,至少有一千万玩家与达斯·维达进行了对话。
去年纽约一场互动“星球大战”体验活动中,一名身着达斯·维达服装的角色。照片来源:Evan Agostini/Invision/AP
联合项目由迪士尼乐园及度假区负责人乔什·达马罗(Josh D’Amaro)监督,他是继任伊格尔(Iger)首席执行官职位的内部候选人之一。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达马罗特意抽时间与 Epic 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斯威尼(Tim Sweeney)会面,定期前往 Epic 总部所在地北卡罗来纳州卡里市,与斯威尼一同徒步旅行。
据一位知情人士称,一些迪士尼高管在该项目预计最早于 2026 年秋季启动之前,已经对基于迪士尼角色的粉丝创作的所有权问题表示担忧。例如,如果一名《堡垒之夜》(Fortnite)玩家创作了一个达斯·维达(Darth Vader)和蜘蛛侠(Spider-Man)舞蹈并在 YouTube 上走红,那么这段舞蹈的所有权归谁所有?
好莱坞的分歧
这种所有权的担忧同样涉及好莱坞的主要电影制作。在典型的视觉特效合同中,制作特效的公司会将素材的所有权转让给制片厂。但律师表示,类似地转让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所有权并非如此顺利。
由于缺乏法律先例,制片厂担心未来可能无法拥有成片中的每一个元素,而没有制片厂律师愿意成为那个无意中让这种情况发生的人。
对于拥有众多知名角色的迪士尼来说,利害关系非常重大。古铁雷斯表示,迪士尼不希望人工智能公司在使用其角色时付费,却随后获得无限制的使用权。
“我们只想让达斯·维达归属于迪士尼——我们不愿意为了拿一笔钱就把我们的人物和知识产权的控制权交给别人,”古铁雷斯说。
在某些领域,这项技术被视为一种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工具而受到欢迎。在亚马逊的动画剧集《House of David》中,讲述圣经人物大卫王的故事,创作者乔恩·欧文曾自豪地称赞这项技术在制作某些剧集的完整片段时,提供了如同神助般的支持。
狮门影业(Lionsgate),约翰·威克系列电影的制作方,去年宣布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 Runway 签署许可协议,以换取一款定制的 AI 模型,用于其影视制作。A24 影业,出品了《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是最早使用 Runway AI 的制片厂之一,并聘请了一位前 Adobe 专家协助制定其 AI 战略。
业内有些人对这项技术感到恐惧,热衷者则批评这种恐惧过于天真。在一些片场,视觉特效团队第一天就被告诫不要提及“AI”一词。演员在进行全身扫描以制作数字替身时,可以有美国演员工会的代表陪同。
围绕任何主要制片厂关于该技术的决策尚处于观望状态:与美国演员工会的合同谈判预计将于明年恢复。高层管理人员不愿发布可能激怒工会或在新合同条款下被推翻的声明。
2024 年上映的电影《此刻》,由索尼发行,讲述了跨越数十年的故事,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让主演汤姆·汉克斯和罗宾·怀特实现了年轻化——该软件还能让他们即时观看自己年轻时的画面。一位参与该片制作的人士透露,在电影宣传阶段,制片方开始担心让像汉克斯这样的一线明星公开谈论影片中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引发负面反响。
汤姆·汉克斯和罗宾·怀特主演电影《此时此地》。照片来源:索尼影业/美联社
汉克斯在出演《斯蒂芬·科尔伯特深夜秀》时开玩笑说起这些担忧,他要求乐队每当他提到“AI”一词时,就演奏一段令人不安的音符。
“每个人都会害怕,”他说。
迪士尼自身的历史显示,电影制片厂曾多次应对技术变革的挑战。1989 年,迪士尼聘请皮克斯为其热门动画电影《小美人鱼》制作部分图像,当时高层刻意保密,担心如果粉丝知道动画片并非每一帧都是手工绘制,可能会引发反感。
高管们担心,这种知识可能会“破坏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