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cf
发布于 2025-05-14 / 12 阅读
0
0

中国商飞将如何重塑航空业

发布时间:2025.05.14

源地址:https://www.ft.com/content/17870cd0-c15d-4cea-81c3-6a96eee91a9d

即使未能在全球舞台上挑战空客或波音,强劲的国内增长仍将助推这家飞机制造商的发展

在充斥着中国制造产品的世界里,有一样东西依然稀缺:商用客机。由国有企业中国商飞制造的中国客机,在国际市场上的缺席短期内难以改变。

上个月,两架涂有中国航空公司涂装的全新波音客机被悄然退回美国,因为北京对美出口的报复性关税使得中国航空公司交付成本高得难以承受。虽然关税后来有所降低,但这一事件暴露了更深层的脆弱性:中国对外国飞机的依赖,在动荡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已成为负担。

多年来,中国的商用飞机雄心因出口前景有限和对外国技术的依赖而被外界忽视。但这种看法忽略了正在发生的深刻转变。在航空业这样一个高度集中且供应链依赖度极高的行业,中国无需在海外称霸,也能撼动全球格局。

这一努力的核心是 C919——中国商飞对标波音 737 和空客 A320 的窄体客机,是中国航空雄心的关键。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各订购了 100 架 C919,自 2023 年首飞以来,已有 17 架投入运营。商飞累计订单超过 1000 架,主要是国内订单,也包括来自巴西、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的订单,显示出中国以外的兴趣。虽然与空客去年 766 架的交付量相比仍显不足,但商飞计划到 2029 年年产超过 200 架的目标正逐渐变得可行。

与波音和空客不同,商飞享有国家的全力支持。北京掌控着国内三大航空公司,这三家合计占据近 43%的国内运力,为商飞提供了坚实的潜在买家基础。根据空客的预测 ,中国庞大的国内航空市场预计将在 2043 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波音估计,为满足这一需求,全球将需要超过 8800 架飞机,占全球商用飞机销量的五分之一。

其计划今年将 C919 产能提升至 50 架,按 2024 年交付量计算,将占全球单通道飞机交付量约 6%的份额。对于一个相对新晋者来说,这将是一个重要的立足点,且有潜力逐步蚕食波音和空客的市场份额及长期收益,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尽管势头强劲,Comac 仍面临诸多挑战。C919 高度依赖进口零部件,估计至少有 40%的系统,包括发动机和航空电子设备,来自国外,其中许多来自美国公司。这使得 Comac 暴露在出口管制和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风险之下。随着美中关系持续恶化,关键技术的进一步限制也难以避免。Comac 还缺乏美国和欧盟航空当局的国际认证。 

即使中国商飞将外国供应商替换为本地供应商,这也将引发一场漫长且昂贵的重新认证过程。C919 于 2022 年获得了在中国的飞行认证,这距离其首次开发计划批准已经过去了 15 年。任何重大重新设计都意味着延误,而此时国内需求正持续激增。

这一需求十分紧迫。中国对飞机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像 A320 这样的单通道机型,无法等待 Comac 的生产线扩张。因此,目前欧洲的空客成为中美关系紧张下的最大受益者,显然是赢家。其在中国大陆服役的机队已占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随着波音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困境,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

“不过,从长远来看,北京将航空业定为战略性产业,配合持续的产业政策,正为中国商飞营造有利市场环境。它无需在全球范围内超越波音或空客,仅凭在中国本土市场占据主导份额,就足以重塑商业航空的格局。”

C919 或许永远无法达到 737 或 A320 那样的全球规模,但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各国不再将经济未来寄托于外国供应商。这款喷气式客机,曾是全球化的象征,如今却成了其瓦解的风向标。


评论